婴儿肢端脓疱病

婴儿肢端脓疱病

概述:婴儿肢端脓疱病(infantile acropustulosis)本病1979年报道,是一种罕见瘙痒性水疱脓疱疾病,主要发生于掌跖部位,黑人的新生儿和婴儿多见,损害主要位于手足的背侧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黑人的新生儿和婴儿多见,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。

病因

病因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原发性损害为直径1~2mm大小的瘙痒性水疱,皮损开始为水疱很快成为脓疱,损害位于掌跖部位或手足背部,少数皮损可见于腕、踝和臀部。初发损害持续1~2周,然后2~4周又复发,疾病主要见于黑人婴幼儿,复发年龄从出生到2岁以内,随年龄增长缓解时间延长,2~3岁发病后病情可自动缓解。脓疱为无菌性。皮疹夏季加剧,冬季消失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组织病理:角层下或表皮内脓疱,疱内含中性粒细胞及凝固的浆液,疱底棘层受压迫萎缩,真皮乳头水肿,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及少数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。

诊断

诊断:根据发病年龄,皮疹特点,不难诊断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应和新生儿一过性脓疱性黑变病掌跖脓疱病等鉴别。疥疮汗疱疹、脓疱疮等应加以排除。

治疗

治疗:局部皮质激素外用有明显效果。氨苯砜2mg/(kg·d),可快速缓解病情,但应非常谨慎的使用。本病抗生素治疗无效。

预后

预后:为良性自限性过程,新形成的水疱脓疱性损害2周内消退。大部分在儿童期自行缓解。

预防

预防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